
線棒生產線平衡定義
線棒生產線就是產品生產過程所經過的路線,即從原料進入生產現場開始,經過加工、運送、裝配、檢驗等一系列生產活動所構成的路線。生產線是按對象原則組織起來的,完成產品工藝過程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即按產品專業化原則,配備生產某種產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工人,負責完成某種產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
線棒生產線平衡
要衡量工藝總平衡狀態的好壞,我們必須設定一個定量值來表示,即生產線平衡率或平衡損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首先,要明確一點,雖然各工序的工序時間長短不同,但如前所述,決定生產線的作業周期的工序時間只有一個,即工序時間Pitch time,也就是說Pitch time等于節拍(cycle time)。另外一種計算方法同樣可以得到cycle time,即由每小時平均產量,求得一個產品的CT(Q,每小時產量)。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位數*CT))*100=(∑ti/(工位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 1- 平衡率
意義
1.提高作業員及設備工裝的工作效率;
2.減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實現“一個流”;
3.單件產品的工時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產量)
4.在平衡的生產線基礎上實現單元生產,提高生產應變能力,對應市場變化,實現柔性生產系統;
5.通過平衡生產線可以綜合應用到程序分析、動作分析、規劃(Layout)分析、搬運分析、時間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員綜合素質。
改善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內容來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接近或減少這一偏差。實施時可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應考慮對瓶頸工序進行作業改善,作業改善的方法,可參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動作分析、工裝自動化等IE方法與手段;
2.將瓶頸工序的作業內容分擔給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業員,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產量就等于提高了,單位產品成本也隨之下降;
4.合并相關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相對來講在作業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容易拉平衡;
5.分解作業時間較短的工序,把該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當中去。生產線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產線平衡的相關定義、生產線平衡的意義、工藝平衡率的計算、生產線平衡的改善原則和方法。
總結來說,可以歸納為"刪除,合并,簡化,重排";刪除多余的作業,合并長短工序再平均,通過設備或工治具簡化復雜的操作,重新排生產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