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柔性技術制造及運用
傳統的自動化生產技術可以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然而其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即無法很好地適應中小批量生產的要求。隨著制造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自動控制技術、數控加工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的迅猛發展,柔性制造技術(FMI)應運而生。
1、柔性制造技術
所謂“柔性”,是指制造系統(企業)對系統內部及外部環境的一種適應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統能夠適應產品變化的能力。柔性可分為瞬時、短期和長期柔性。瞬時柔性是指設備出現故障后,自動排除故障或將零件轉移到另一臺設備上繼續進行加工的能力;短期柔性是指系統在短時期內,適應加工對象變化的能力,包括在任意時期混合進行加工2種以上零件的能力;長期柔性則是指系統在長期使用中,能夠加工各種不同零件的能力。迄今為止,柔性還只能定性地加以分析,尚無科學實用的量化指標。因此,凡具備上述3種柔性特征之一的、具有物料或信息流的自動化制造系統都可以稱為柔性制造系統。
2、柔性制造單元(FMC)
柔性制造單元(FMC)是在加工中心的基礎上,增加了存儲工件的自動料庫、輸送系統所構成的自動加工系統。FMC有較齊全的監控功能,包括刀具損壞檢測、壽命檢測和加工工時監測等。工件的全部加工一般是在一臺機床上完成,常用于箱體類復雜零件的加工。
FMC適于多品種、小批量工件的生產。FMC具有規模小、成本低、便于擴展等優點。但FMC的信息系統自動化程度較低,加工柔度不高,只能完成品種有限的零件加工。
3、柔性制造系統(FMS)
柔性制造系統(FMS)是在FMC的基礎上擴展而形成的一種效率、精度、柔性的加工系統。柔性制造系統是由數控加工設備、物料儲運裝置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組成的自動化制造系統,包括多個柔性制造單元,能根據制造任務或生產環境的變化迅速調整,適用于多品種、中小批量的生產。FMS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組成:數控機床加工系統、自動化的物流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
(1)加工系統。加工系統通常由若干臺加工零件的CNC機床組成。加工系統能夠按照計算機系統的指令自動加工各種工件,并能自動地更換工件和刀具。
(2)物流系統。FMS中的物流系統與傳統的自動線或流水線有很大差別,它的整個工件輸送系統工作狀態是可以進行隨機調節的,而且都設置有儲料庫以調節各工位上加工時間的差異。物流系統包含工件的存儲、輸送和搬運等幾個方面。
(3)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過程控制及過程監視兩個子系統,其功能分別為:進行加工系統及物流系統的自動控制,以及在線狀態數據自動采集和處理。FMS中信息由多級計算機進行處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