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管理:新工廠該如何進行精益布局
精益布局的目標是為了使作業流程中的浪費和過載小化,同時增強現場的目視溝通。以下是評估和設計精益工廠布局的常用工具:
1.價值流圖分析
觀察整體的材料和信息流動,理解其內在的關聯。
2.辦公布局
"意大利面圖"– 畫出員工移動的路線來識別無效的移動。
3.關系矩陣
識別流程和資源之間的內部顧客和供應商關系從而確定適當的位置。
4.物流評估
理解在不同顧客需求下工廠中的材料和人力的交通繁忙度。
5.生產準備流程(3P)
重新評估現存的生產設備,或按照精益流程原則設計新的生產線。
新工廠的布局,應該減少或消除產品和物料的大量搬動時間。此外,若把供料(組裝)工序,具體放置在生產線的物料被消耗在下游產品上的裝配點上,將會減少搬動和等候時間。
應該為新企業進行一種紙上模擬仿真,將工廠布置成精益結構。用創制一張大紙布局的辦法,來開始資源的布局,表明了新精益生產線的所占面積。讓團隊參與時,所用紙張越大越好。標記出所有不能搬動的物體 (“界標”),如電源地溝、房間立柱、排水溝、大型的搬動費用昂貴的設備和其他的建筑結構等。對于每一種確定的資源裝備,按照圖紙設定比例,準備好同比例尺寸的紙樣。
從靠近顧客的點(通常是發貨點)開始向上游工作,把算出的資源裝備的紙樣,順著混合產品的流程圖進行布局。對可以使搬動量小,以及使產品從一個工位到另一個工位的流動的所有想法,要加以檢驗。對所有用于產品生產的輔助性夾具、支架和小車,都要制作相應比例的紙樣,雖然它們本身并不是資源裝備。一定要為所需物料的搬動留出容納的空間,例如自動裝卸車的通道和大型的物料集裝箱。要把工位設計得緊湊些,但是對操作人員,要盡可能符合人機工程學的要求。
生產線的設計必須不受當前遺留的工作流的限制。頭腦里要考慮到 “界標”,布局時應該在沒有障礙的為理想的生產線準備干凈的空地上。的布局可能會建議橫穿一條現有的通道。通道并不是一種界標!要牢記OSHA(職業安全與衛生條例)的規定,以及環境與安全性的考慮,精益方案的車間場地布局,應該優先于先前任何主觀武斷的阻塞性布置。
如果錢不成問題,就可搬動任何東西和每一樣東西。作為一個實際問題,有一些物件的搬動,也許是太昂貴而負擔不起的。對于某些搬動來說,從投資的回收看來,搬動到新的地方就不能認為是正確的。具體的實例包括:安裝在經過特別工程設計的混凝土底座上的重型車床、污穢而危險的工序、需要特殊 通風或維護要求的EPA(工程實踐修正)工序,或吵鬧的工序等。應該將實用 而價格恰當的辦法,推薦給生產線設計,以便使精益生產管理方法的作用達到限度,并且顯得通情達理。
在結束布局時,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考慮到。在完成時,團隊的全體成員,都必須同意新的生產線的設計。程序指導委員會還必須對新的精益生產線的布局,給予批準和簽字。然后,應該把采用資源裝備的紙樣所進行的紙張布局,轉變為一張正式的企業布置圖,這通常要由生產或設備工程師,使用CAD系統來進行。根據布局,必須制訂安裝生產線的設備計劃。這通常涉及風道的設置和電線的布線、鉗工桌的重新搬動,以及和索具公司和其他承包人簽合同等。如果新的布局需要生產關停一段時間,也必須對關停和重新布局制訂計劃。